8个税号芯片关税归零股票专业配资,部分企业采购成本直降125%! 最近,国内科技圈被一条消息刷屏:中国对部分美国进口芯片实施关税豁免,原本高达125%的税率直接降为0%。这一调整不仅让依赖进口芯片的企业松了一口气,还意外带火了一批上市公司。
澜起科技、圣邦股份等芯片设计公司,过去几年因为高额关税被迫承担高昂的进口成本。 例如,圣邦股份的电源管理芯片长期依赖美国进口,关税成本占采购总成本近20%。 此次关税归零后,圣邦股份单季度毛利率预计提升3%-5%,直接影响其利润表。
思瑞浦和纳芯微两家公司的情况更典型。 由于国产射频芯片技术尚未突破,两家企业此前只能硬扛125%的关税进口美国芯片,导致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5%以上。
政策调整后,两家公司的供应链成本骤降,股价在消息公布当天涨幅均超7%。
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芯片成本占整机成本的30%-40%,而高端处理器、基带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。
以小米13系列为例,其搭载的高通骁龙处理器若被纳入免税范围,单台手机成本将下降约80元。 这对于利润率不足5%的手机厂商来说,相当于直接增厚利润。
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作为苹果核心代工厂,也在第一时间调整了采购策略。 立讯精密内部人士透露,公司正在与美国芯片供应商重新谈判价格,预计下半年AirPods和iPhone零部件的生产成本将降低5%-8%。
车规级芯片的关税豁免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“捡了个便宜”。 比亚迪某款畅销车型的MCU(微控制器)采购成本因关税归零减少12%股票专业配资,按年销量50万辆计算,这一项就能省下近2亿元。蔚来汽车则计划将节省的成本用于提升智能驾驶算力模块的配置,新车型或将标配更高阶的激光雷达。
刻蚀机、沉积设备等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关税松动,直接刺激了国内晶圆厂的扩产需求。
中微公司近期向美国供应商追加了20台刻蚀机订单,采购价因关税减免下降10%。 北方华创更是在政策发布后紧急召开供应链会议,计划将2024年设备进口量提升3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存储芯片(税号854232)并未被列入免税清单,仍需缴纳125%的关税。 这反而给长江存储、长鑫存储等国产厂商创造了机会。
有消息称,长江存储已接到华为、联想等企业的加急订单,要求在三季度前完成存储芯片的国产化替代。
虽然存储芯片关税未降,但制造存储芯片所需的半导体材料却被纳入免税范围。 江化微生产的蚀刻液主要客户正是长江存储,其美国进口原材料成本降低后,产品毛利率有望从25%提升至30%。
雅克科技则借机推出新一代光刻胶,价格比美国同类产品低15%,已进入中芯国际的供应商名单。
英伟达GPU的进口成本下降,让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方松了一口气。 某头部云服务商透露,原本因成本问题搁置的AI服务器采购计划已重启,单笔订单金额超10亿元。
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企业虽然面临竞争压力,但也获得更多与进口芯片搭配使用的机会,其云端推理芯片出货量在政策发布后两周内增长40%。
根据政策细则,4月10日至24日期间已缴纳关税的企业可申请退税。 长电科技封测业务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公司在此期间进口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芯片,预计可退回关税约6000万元,这笔钱将直接用于扩建先进封装产线。
德州仪器、ADI等美国模拟芯片企业已启动中国市场促销,部分型号芯片报价下调5%-10%。
英特尔更是针对中国客户推出“关税豁免专供套餐”,承诺12小时内响应技术问题。 有业内人士调侃:“这可能是中美科技战中,罕见的双赢局面。 ”
政策发布后一周内,超过50家机构密集调研圣邦股份、中微公司等标的。 某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:“澜起科技的业绩弹性被严重低估,若关税减免全面执行,其2024年净利润可能上修20%以上。 ”二级市场上,思瑞浦的融资余额单周暴增1.2亿元,显示出资金对板块的强烈看好。
一家不愿具名的工业控制企业透露,他们正在评估切换回美国芯片供应商的可能性:“虽然国产替代是趋势,但美国芯片性能确实更稳定。 ”而某消费电子代工厂则紧急囤积了三个月用量的美国芯片,防止后续政策变化。
最新海关数据显示股票专业配资,政策实施首周,税号854231(处理器及控制器)的进口量环比激增300%,854239(其他集成电路)的进口金额突破8亿美元。有报关员透露:“很多企业卡着零点提交清关申请,就怕错过政策窗口期。 ”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